为什么小孩子喜欢流口水?
为什么小孩子喜欢流口水?
-
小孩机能发育不完全,主要是一岁一下的婴儿,慢慢随着小孩长大,身体个方面发育完全就不会了。
2019-10-30 22:01:49 -
因为小孩子从小就吃奶,以甜为主,甜吃多了就会引发胃酸,引起流口水,不光小孩,大人现在吃甜的多了也是一样的。
2019-10-31 00:01:55 -
大数的情况下都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唾液很少。 二、孩子到三个月的时候,唾液分泌增生,而个别的婴儿分泌能力较强,就会流口水。 三、六到七个月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出现口水增加。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由于既处于自然流出,幼儿也可以因脑发育未完善,对于唾液的分泌的抑制能力和吞咽能力较差,甚至出现流口水。 四、两到三岁,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的完善就会流口水。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流口水就考虑是病理性的,这可能是精神和内分泌发育不好,口腔内有炎症或者消化不良等引起,就应该及时到小儿科就诊,确诊后再进行治疗。
2019-10-30 22:00:26 -
小宝宝流口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也有不少宝爸宝妈担心是会不会因为疾病的原因。那么小儿流口水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流涎
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可以湿润和溶解食物,可以清洁和保护口腔,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任何原因引起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困难导致唾液流出口外就称为流涎(sialorrhea),俗称“流口水”。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唾液腺包括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大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它们是位于口腔周围独立的器官,但是其导管都开口于口腔黏膜。小唾液腺散在于各部口腔黏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唾液是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6.6~7.1)的低渗液体。唾液中水分约占99%。唾液的成分分为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有机成分主要为黏蛋白、球蛋白、氨基酸、尿素、尿酸、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等,无机成分有钠、钾、钙、硫氰酸盐、氯、氨等,此外,唾液中还有一定量的气体,如氧、氮和二氧化碳。 流涎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唾液分泌增多和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
(一)唾液分泌增多
1.婴幼儿流涎 出生后2~3个月开始,唾液腺的发育唾液分泌增多,以后随着乳牙萌出及新的食物(辅助食品添加后)对牙龈感觉神经的机械性刺激,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唾液,而宝宝口腔尚浅,吞咽反射不灵敏,不能及时吞下过多的唾液,导致唾液溢出口外。
2.口腔疾病 如口腔黏膜、牙龈、舌等口腔部位的炎症,以及口腔肿瘤,一方面刺激唾液分泌,另一方面疼痛影响吞咽,会出现流涎。体检会发现口腔的异常如牙龈红肿、舌部溃疡、口腔异常增生物等,鹅口疮的患者可以发现黏膜不易拭去的白膜。
3.唾液腺疾病 唾液腺损伤、炎症都会促进唾液分泌增多。
(二)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
1.口腔疾病 如口腔黏膜、牙龈、舌等口腔部位的炎症,除了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口腔炎症的疼痛引起吞咽困难,出现流涎。
2.上呼吸道感染 如扁桃体炎症、疱疹性咽峡炎等,因为疼痛影响吞咽,导致流涎。体检会发现扁桃体肿大,咽部疱疹或溃疡,常常伴有发热、精神委靡等。
(三)神经系统疾病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唾液分泌的初级中枢在延髓,其高级中枢分布于下丘脑和大脑皮层等处。因此,累及唾液分泌中枢的各种损伤、炎症等可能导致流涎。
2.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影响到舌咽神经核面神经的疾病会出现流涎。
二、诊断
(一)病史
注意患者的年龄、流涎开始出现的时间,萌牙情况,有无发热、神经系统伴随症状。
(二)体检 患者精神状况,体温,口腔黏膜、牙龈有无充血水肿,有无溃疡疱疹,腮腺导管开口有无红肿,注意有无神经系统疾病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可以检查血象,有助于治疗,怀疑神经精神疾病的可以做头部影像学检查和智力检测。
三、鉴别诊断
1.婴幼儿生理性流涎 是婴幼儿流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与唾液腺发育唾液分泌增多和萌牙有关。多数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出现流涎,萌牙时流涎有加重。生理性流涎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很大。口腔没有任何病理异常,孩子精神食欲正常。随着唾液分泌量逐渐转为正常,口腔容量增大,吞咽动作成熟,宝宝可以将唾液及时咽下,流涎自然停止。
2.口腔疾病 患儿突然流涎或虽然一直都有流涎但是突然加重,伴或不伴发热,进食困难,出现进食时哭闹,精神差,烦躁,检查时口腔可发现异常,如黏膜充血、溃疡、疱疹等。
3.上呼吸道感染 如扁桃体炎症、疱疹性咽峡炎等,因为疼痛影响吞咽,导致流涎,常常伴有发热、精神委靡等。检查会发现扁桃体肿大,咽部疱疹或溃疡。
4.神经系统疾病 智力障碍、脑发育异常以及面神经麻痹的患儿,因为吞咽协调功能障碍会出现流涎,可伴有其他发育异常的症状,例如发育落后,癫痫症状,患儿可能伴有肌张力异常,或特殊外貌,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体征。
四、治 疗
1.原发病治疗 治疗原发疾病。
2.加强护理 唾液所含的成分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流涎可引起局部皮肤充血,甚至出现红肿溃烂,患儿流涎时注意保护局部皮肤,保持局部干燥,经常用温水清洗皮肤,注意清洗时动作轻柔,清洗后局部皮肤可涂抹护肤膏类保护皮肤。
3.药物治疗 神经毒素A在治疗脑瘫引起的流涎方面有一定疗效。
4.手术治疗 切除舌下腺和下颌下腺导管可以改善流涎。
2019-09-03 18:26:14 -
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口为脾窍,涎出于口,涎为脾之液。”“涎”就是我们俗称的口水,意思是说流涎主要是脾的问题。
如果小孩儿两岁之后还出现口水滴答的现象,家长就要注意了,这有可能是小孩儿脾胃有热或脾胃虚寒所致。
很多大人也会出现流口水的尴尬,这主要是由于吃了太多的辛辣食物,导致脾胃上火而致。这时,就要注意不要再吃辛辣的食物,同时不要吃得太饱,尤其是晚上,一定要少吃。
另外睡眠姿势不当,侧睡、趴着睡时,嘴角被挤开或刺激到唾液腺,导致唾液增多,也会造成流涎的情况出现。
2019-09-19 15:02:54 -
大数的情况下都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唾液很少。 二、孩子到三个月的时候,唾液分泌增生,而个别的婴儿分泌能力较强,就会流口水。 三、六到七个月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出现口水增加。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由于既处于自然流出,幼儿也可以因脑发育未完善,对于唾液的分泌的抑制能力和吞咽能力较差,甚至出现流口水。 四、两到三岁,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的完善就会流口水。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流口水就考虑是病理性的,这可能是精神和内分泌发育不好,口腔内有炎症或者消化不良等引起,就应该及时到小儿科就诊,确诊后再进行治疗。
2019-10-30 22:00:26 -
小孩机能发育不完全,主要是一岁一下的婴儿,慢慢随着小孩长大,身体个方面发育完全就不会了。
2019-10-30 22:01:49 -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很多妈妈都会发现,宝宝很小就会流口水,经常要用围兜罩着。
为什么小儿经常流口水宝宝经常流口水? 流口水医学上称“流涎”。
正常人的口腔周围有很多腺体,能分泌唾液,俗称口水。口水中含有许多消化酶,不仅具有湿润口腔、溶解食物、帮助吞咽的功效,而且还可以消化食物中的糖类,并具有杀菌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消化液。新生儿每日分泌唾液50-80毫升,3-6个月的婴儿分泌量明显增加,每天约200毫升,6个月以后的婴儿分泌量就更大了,婴儿由于各种原因,口水不能及时咽下时,就会发生流涎。婴儿流口水,有的是生长过程的正常情况,有的是疾病引起的。
(1)正常情况:3-4个月的婴儿由于饮食中逐渐添加含淀粉的食物,口水的分泌量就会大大地增多,但吞咽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口腔较浅,闭唇和吞咽动作尚不协调,口水不能及时吞下,就容易发生流口水。6-7个月的婴儿由于正在萌出的牙齿对口腔内神经的刺激,造成唾液大量增加,这时口水就会流得更多。婴儿流口水大多数是这种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治疗。随着月龄的增加,吞咽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这种流口水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不过,由于宝宝皮肤娇嫩,口水属酸性,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常把下巴弄得通红,父母应用柔软干净的干毛巾或纱布轻轻将口水擦干,并经常用温水给孩子洗下巴和颈部,然后涂上一层油脂,及时更换弄湿的衣服。
(2)异常情况:婴儿患病毒性感冒、持续高热、食欲减退、呕吐或腹泻时,由于维生素缺乏,抵抗力减退,若不注意口腔卫生,很容易发生口腔炎症、舌炎、舌溃疡、口腔黏膜溃疡等。婴儿由于口腔病变疼痛剧烈,啼哭不止,语言、进食困难,有的连咽口水都会痛,从而导致流口水。这种口水常为黄色或呈血性,黏稠,带有特殊的气味或臭味。针对上述情况,父母发现婴儿经常流口水,应先仔细观察孩子的口腔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请医生治疗,同时做好口腔护理。
2019-12-08 11:42:39 -
小儿流口水有些是出牙时会流的,有些是有遗传的原因。一般长大了都不会流了。
2020-01-05 13:09:21 -
偶尔流口水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原因多是由于小儿三至四个月时唾液分泌增加,五至六个月时明显的增多,但是婴儿时期的口底比较浅,唾液分泌的多,来不及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而且口底浅就容易发生生理性的流口水。
主要注意局部的保持干燥勤换口水巾,如果有口水疹可以涂抹油性的护肤品,首选红霉素软膏或者鱼肝油。病理性的情况见于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引起的口炎手足口病,咽峡炎等,可能会伴有发烧,口腔里面会出现粘膜疱疹以及浅溃疡等,这时需要化验血常规对症治疗局部可以涂抹康复新液。
如果孩子只是偶尔的流口水,不是经常性的,可以考虑是由于口腔内的唾液分泌量增多引起的。孩子的口腔容积比较小,不能够及时地吞咽口水,就可能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了孩子流口水,要及时的帮孩子擦掉,不然可能会引起局部的红肿等等现象。但是如果孩子长期的流口水,并且口水量比较大,考虑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的,这个时候需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三甲
每一个家长们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孩子流口水这个现象,口腔炎症、神经发育不完善以及长牙齿是导致小孩流口水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家长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小孩流口水这种现象进行有效的处理,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发育。
流口水对于年幼的小孩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虽然说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会存在流口水的状况,但是对于孩子流口水的原因却不怎么了解。实际上流口水对于小孩来说除了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之外,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病理性的因素导致流口水的现象发生,因此家长们还是要注意了解导致孩子流口水的一些病因知识。
以下就是导致小孩流口水的原因的介绍:
1、长牙齿这种生理现象是导致小孩流口水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每一个宝宝在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都会长牙,但是孩子在长牙的时候会出现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的症状,这种牙龈组织的不适会导致牙龈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导致唾液腺出现反射性的分泌,因此就会导致孩子流口水的现象发生。
2、口腔炎症的发生也会导致宝宝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家长们需要对这种会引发孩子流口水的病理性因素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发现宝宝因为口腔内部存在炎症而出现异常的流口水状况,那么就要及时采用一些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处理。
3、孩子流口水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神经发育不够完善而造成,流口水对于年幼的小孩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现象,家长们不需要过于担忧,只要孩子的身体没有存在其他的一些异常状况,那么就表示宝宝的身体不存在什么其他的问题。
以上就是导致小孩流口水的主要原因的介绍,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实际上还有其他的一些病理性因素也会导致孩子流口水的现象出现,因此家长们需要结合宝宝的整体表现来认识流口水这个现象,及时帮助孩子做好相关的口腔护理工作以及清洁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宝宝保护自身的健康。
2020-01-03 14:45:07 -
因为小孩子从小就吃奶,以甜为主,甜吃多了就会引发胃酸,引起流口水,不光小孩,大人现在吃甜的多了也是一样的。
2019-10-31 00:01:55 -
一般六个月到三岁小孩儿流口水是很正常的,一般属于正常现象。小儿流口水是因为没有牙齿,牙齿还没有发育完好,口腔比较浅,吞咽不灵敏导致的。
小孩儿流口水多见于一岁左右的婴儿,一般都是在断奶前后。一般多表现为口水很多。一般六个月到3岁儿童都有流口水的现象。家长不必担心。
因为婴儿没有牙齿,牙槽没有发育完好,口腔比较浅,吞咽反射不灵敏,有口水不能及时吞咽而导致的。
如果小孩儿流口水时,记得及时用柔软干燥的小抹布擦干,在口水流到的地方擦干,用护肤霜保护起来,以免导致对皮肤的损害。另外,家长也记得训练宝宝的吞咽动作
2019-09-03 16:43:50 -
小儿流口水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很多婴幼儿都会挂一个小围兜,不是擦口水就是擦鼻涕。 我家小孩也是流口水,于是家里老人就说了,是孩子要长牙或者是长牙就会流口水的,没关系的,孩子长大就好了。 其实治不治流口水不重要,不治也会像老人说的会好的,重要的是,流口水是身体出状况的外在表现。 那么口水是什么?口水是涎,涎为脾之液,当脾有热或有寒的时候就会流涎。加上婴幼儿本身脾胃虚弱,更易口水。 那么怎么区分宝宝是因脾有热,还是因脾有寒而引起的呢? 一般来说,胃热流涎,口水都会比较臭浊,嘴巴里也很容易口臭,舌质红,苔黄。如果是脾寒流涎,那口水就会比较清稀,孩子嘴巴里的味道也没那么难闻,舌质淡,苔薄白。 那如何处理呢? 脾热引起的流涎,可用六一散合生石膏泡脚来治疗,每天早晚各一次。 脾寒引起的流涎,可用理中丸泡脚来治疗,每天早晚各一次。 治疗小儿流涎的目的,不在口水本身,而是孩子的体质。
如若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记得记得关注哦!
2019-08-27 19: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