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五千年,远古几百万年间怎么不见文明诞生?

新农商网 全部 1010

中华历史五千年,远古几百万年间怎么不见文明诞生?

回复

共17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你说鹿我说马
    你说鹿我说马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华文明有文字可考的实际上只有三千年,所以很多教材把商代定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因为有甲骨文可以考证)文明有多长最终是以出土的文物和文字来证明的,其实可能地球上几百万年有更发达的文明和物种可能因为某次战争毁的渣都不剩了。其实这种论点真的假的并没有出土文物和文字来证明,只能算假设,而且是扯淡的假设。现代人类想知道几百万年前发生了什么,只能从出土的东西中来证明了。

    2018-12-15 12:05:00 0条评论
  • 左冯翊的左庶长
    左冯翊的左庶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华历史可不止5000年!

    来看看“文明”的定义: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包括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

    中华文明是目前学术界普遍承认的12个古文明之一,也是唯一完整延续至今的原生文明,起源于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

    5月份,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介绍,根据考古证实,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

    之前的上百万年,只能说是人类还在进化,后面才形成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原始社会。

    2018-12-15 14:45:02 0条评论
  • 彭小旭大话史
    彭小旭大话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华历史五千年,从现在往前倒推至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正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公元前2183年禹即位之后被称作历史时代,而这之前包括五帝时代都被称作史前时代或者远古时代

    文化和文明是不同的概念,文化的外延要大于文明,所以远古时期在中国现在的这片大地上是诞生过文明的。不过由于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的原因,可以称得上是文明或者文化的遗址都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另有龙山文化,距今约四千年)

    仰韶文化出现在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左右,持续时间长达2000年,是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代表遗址有半坡遗址,庙王沟遗址,西王村遗址等等。而且仰韶文化时期的人类就是今天中国人的血亲,这已经是被考古学证实的事实了。

    这一文化时期,农业,采集业和渔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人类的生活也趋于安定,武器和狩猎工具也多种多样。尤其是手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制陶业更是成为仰韶文化的代表性产业,所以考古学上也有人讲仰韶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当时已经有了专门制作陶器的窑场和作坊。制作的陶器器型多样,制作精美,上面的各种花样纹饰充分的表现了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些也布纹压印也表现了当时纺织业的水平,还有一些图案已经有了原始宗教的色彩,有些陶器的制作甚至涉及到了简单的自然科学和基础的物理知识

    仰韶文化影响和意义十分深远,不仅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考古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另有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300年,持续时间也相当长,他反映了长江下游流域的氏族文化情况。他的重要意义在于纠正了过去普遍认为的长江流域文化晚于或者落后于黄河流域的问题,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文民族古老文化的孕育地。

    和仰韶文化以红色陶器为主的陶器文化不同,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黑陶”为代表。而且和仰韶文化精美的彩陶比较起来,河姆渡文化的黑陶器型更加简单,种类较少,形状也算不上规整,陶胎壁的厚度也不够均匀,显示出河姆渡文化的制陶业较仰韶文化还是有一定的落后和原始。



    但是相对于仰韶文化来说,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要更加的先进,制作精良,种类多样。最重要的是在河姆渡出土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的稻作文化遗址,正因为这一发现,改变了中国从印度引进栽培水稻的说法。

    其他地区,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另有台湾地区——大坌坑文化)

    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年至5000左右,在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独具特质的彩陶。红山文化的玉雕技术十分纯熟,工艺水平较高,而且已经产生了冶铜业。而且从红山文化的丧葬仪制和陪葬品的多寡可以看出红山文化时期,已经有了阶级分化,出现了贫富差距,初步有了“国”的概念。已经不再是原始的平均制社会了。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精致的玉器,玉器本就是神权,氏族,宗教的象征,这也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正在蓬勃发展。

    2019-11-03 23:07:39 0条评论
  • 魏帅
    魏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有。只是被淹没了。比如山海经,这不是可考的古代虚构小说。我认为里面某些内容发生在7000年前冰川消融前后的事情。

    2018-12-15 23:47:58 0条评论
  • 融通顿悟学堂
    融通顿悟学堂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华五千年文明应如何找寻?

    中华五千年文明这是通常说法,其实从当前考古学上印证,中华文明已经可以上溯到七八千年前了。

    从考古学、训诂学、历史学均可以是发掘文明踪迹的方法,方法虽然很多,但文明的主体非从主流文化体系来梳理不可。因为只有主流文化体系才是支撑文明几千年传承的核心所在,特别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道统体系。

    个人认为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探寻以下几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一、汉字文化

    代表性成果: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书、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

    汉语在语言学家九大语系分类中属汉藏语系,是唯一没有字母概念的语系。中华文字和语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字,区别于西方的字母文字与语言体系,通过5000多年的发展,是世界上公认最严谨、最系统、最复杂的文字学问体系。也是综合反映中国政治、社会、文化、智慧文明(区别于西方科技文明)最核心的结构符号。

    字、词具严谨的归属性,单体字、边旁部首的组合字在发展过程中融合易理,所谓大道至简。文字符号的外延极具道性智慧和融通性。

    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丰富过程中,组成的句子对丰富内容的表达极具多样性,远超西方字母文字,亦是最适合对人性揭示的哲理符号。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的演化过程涵盖了人类智慧的演绎程序,是梳理中华文明最为根本的凭籍和理路。

    二、易文化

    代表性成果:河图、洛书、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五行、八卦、干支历法,及各类预测方法,如梅花易数、奇门遁甲、铁版神数等。

    中华几千年文明总体就是一个易经文化。“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可谓是中华所有学问和智慧的渊源所在。周易八八六十四卦,涵天盖地,不论是天文、地理、人事,还是科学、科技、精神、情感、民族、家运,无所不包。

    特别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见和预测,更是易经文化的智慧所在,并发展出一系列有效的预测方法和数理工具。预测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先天智慧。通过建立一套符号映射系统,对万事万物的变化状态进行预测,充分反映中华民族对宇宙、时空真实真相的认知水平,是洞察中华智慧文化的核心所在。

    三、礼文化

    代表性成果:礼仪文化、儒家文化、伦理文化、和文化。

    礼文化最早起源于祖先对鬼神、对天地在祭祀过程中的敬意。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自周初制礼作乐开始,在制度、文化上均奠定了后世发展演进的基础。

    礼文化从外在形式的礼仪、礼节,一直深入到人性、伦理、精神、阶级、社会道德、上层建筑等诸多层面,并逐渐呈现理性、宽厚、和善等文化特质和秉性,其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民俗、人性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四、中医药文化

    代表性成果: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辨证论治、经络系统、中医养生、修养等。

    中医药文化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民间疗疾、养生的主要依靠体系。特别强调生命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全息性,讲究天人合一、辨证论治。

    中医对生命有着全面系统的揭示,注重培养自身体质和免疫力祛邪扶正,其望闻问切、培本固元诊断治疗方式,与当前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于依赖外在仪器检测设备类方式有着本质区别。

    未来人类对生命的医疗保健、养护必然向中医药的整体、系统、环境协同、自然疗法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会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五、气文化

    代表性成果:风水、堪舆、命理学说、人体经络学说、奇经八脉学问、气功修练学问。

    气文化是中华易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准确地说应称为生命之生气文化。气文化是基于宇宙生命的真实真相而揭示的,认为地球是有生命的。生命之所以能创生均是基于天地交泰,和合出生气。

    生气随着日月五星等天体运行规律而气脉流转,生命秉生气而生。人就是一个小宇宙,乘生气就兴旺,得运势运气,失生气则失运、衰运、败运。故有看风水、堪舆,看阳宅观阴宅坟穴等。人一生均伴着命数、运势、运气的变化,更是命理学最核心学问。

    生气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最为独特,对生命认知最为深刻的学问之一。民间的气功养生、气功修炼也是中华生气文化最普遍的反映,不了解中国的气文化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华文化。

    六、道文化

    代表性成果:太极、阴符经、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经、周易参同契等。

    中华几千年文明本质就是一个由大道统一起来的道统体系。从易经的易道开始,大道至简,至后来的儒释道三家核心学派,均是以大道为归,只是所用概念有些表面差别。儒家谓之大学,道家谓之大道,佛家谓之般若、大智慧。

    最明显不过的是,老子被道教尊为鼻祖,老子五千言又被后人冠名为《道德经》。孔夫子开悟后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吾道一以贯之”之论。佛家虽是外来宗派,更多是从认知主体心性直接切入,揭示万事万物的真实真相真理。

    离开道统思路想找寻明白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不可能的,也必然是旁门左道之误。

    七、儒文化

    代表性成果: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五常(仁义礼智信)、宋明理学、心学。

    儒家文化最具代表的人物无疑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先圣孔子了。当然其次还有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

    儒学乃治世之学。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更迭过程更是地位显著。至宋明理学、心学的发展,甚至包括日本崛起的民治维新运动,均是对儒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儒文化根深蒂固地融合在整个中国社会、中国人的民族特性中,是汉文化、中原文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八、禅文化

    代表性成果:六祖坛经、顿悟学问、五宗七派、宗镜录、指月录等。

    禅又被翻译成禅定、静虑、思维修,是佛学中的佛学,是智慧中的智慧。超越出世、入世之别,是将道文化发挥到极致的大智慧文化,是被中华文化同化了的佛法文化。

    从唐末开始,禅文化被划时代的人物六祖慧能祖师发扬光大。“一花开五叶,五叶自然成”,自此开枝散叶,有五宗七派之盛。顿悟之学将是科技文明向智慧文明升级的最重要学问,在人类文明发展征途中意义重大。

    所以说,找寻中华几千年文明,以上八项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刘硕斌 2020/2/5

    2020-02-06 14:49:15 0条评论
  • 左冯翊的左庶长
    左冯翊的左庶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华历史可不止5000年!

    来看看“文明”的定义: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包括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

    中华文明是目前学术界普遍承认的12个古文明之一,也是唯一完整延续至今的原生文明,起源于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

    5月份,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介绍,根据考古证实,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

    之前的上百万年,只能说是人类还在进化,后面才形成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原始社会。

    2018-12-15 14:45:02 0条评论
  • 智者书签0S
    智者书签0S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远古时期人们生活条件很恶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生活非常艰苦,经常遭到猛兽的袭击,人们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都记录了他们的生活,随着人类的进步,慢慢有了“结绳记事”,那时候人类生存都是在比较恶劣环境,根本不可能有文明的诞生,到了距今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崛起,他们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华夏族的主干,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从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才有了文明的记载。夏朝以前中国没有历史记载,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王盘庚将都成迁到殷,这是中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

    2018-12-15 20:52:21 0条评论
  • 彭小旭大话史
    彭小旭大话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华历史五千年,从现在往前倒推至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正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公元前2183年禹即位之后被称作历史时代,而这之前包括五帝时代都被称作史前时代或者远古时代。

    文化和文明是不同的概念,文化的外延要大于文明,所以远古时期在中国现在的这片大地上是诞生过文明的。不过由于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的原因,可以称得上是文明或者文化的遗址都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另有龙山文化,距今约四千年)

    仰韶文化出现在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左右,持续时间长达2000年,是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代表遗址有半坡遗址,庙王沟遗址,西王村遗址等等。而且仰韶文化时期的人类就是今天中国人的血亲,这已经是被考古学证实的事实了。

    这一文化时期,农业,采集业和渔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人类的生活也趋于安定,武器和狩猎工具也多种多样。尤其是手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制陶业更是成为仰韶文化的代表性产业,所以考古学上也有人讲仰韶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当时已经有了专门制作陶器的窑场和作坊。制作的陶器器型多样,制作精美,上面的各种花样纹饰充分的表现了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些也布纹压印也表现了当时纺织业的水平,还有一些图案已经有了原始宗教的色彩,有些陶器的制作甚至涉及到了简单的自然科学和基础的物理知识。

    仰韶文化影响和意义十分深远,不仅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考古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另有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300年,持续时间也相当长,他反映了长江下游流域的氏族文化情况。他的重要意义在于纠正了过去普遍认为的长江流域文化晚于或者落后于黄河流域的问题,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文民族古老文化的孕育地。

    和仰韶文化以红色陶器为主的陶器文化不同,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黑陶”为代表。而且和仰韶文化精美的彩陶比较起来,河姆渡文化的黑陶器型更加简单,种类较少,形状也算不上规整,陶胎壁的厚度也不够均匀,显示出河姆渡文化的制陶业较仰韶文化还是有一定的落后和原始。

    但是相对于仰韶文化来说,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要更加的先进,制作精良,种类多样。最重要的是在河姆渡出土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的稻作文化遗址,正因为这一发现,改变了中国从印度引进栽培水稻的说法。

    其他地区,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另有台湾地区——大坌坑文化)

    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年至5000左右,在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独具特质的彩陶。红山文化的玉雕技术十分纯熟,工艺水平较高,而且已经产生了冶铜业。而且从红山文化的丧葬仪制和陪葬品的多寡可以看出红山文化时期,已经有了阶级分化,出现了贫富差距,初步有了“国”的概念。已经不再是原始的平均制社会了。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精致的玉器,玉器本就是神权,氏族,宗教的象征,这也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正在蓬勃发展。

    2019-11-03 23:07:39 0条评论
  • 妙莲花5156
    妙莲花5156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史前文明早就有了!

    2018-12-15 19:18:23 0条评论
  • 融通顿悟学堂
    融通顿悟学堂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华五千年文明应如何找寻?

    中华五千年文明这是通常说法,其实从当前考古学上印证,中华文明已经可以上溯到七八千年前了。

    从考古学、训诂学、历史学均可以是发掘文明踪迹的方法,方法虽然很多,但文明的主体非从主流文化体系来梳理不可。因为只有主流文化体系才是支撑文明几千年传承的核心所在,特别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道统体系。

    个人认为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探寻以下几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一、汉字文化

    代表性成果: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书、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

    汉语在语言学家九大语系分类中属汉藏语系,是唯一没有字母概念的语系。中华文字和语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字,区别于西方的字母文字与语言体系,通过5000多年的发展,是世界上公认最严谨、最系统、最复杂的文字学问体系。也是综合反映中国政治、社会、文化、智慧文明(区别于西方科技文明)最核心的结构符号。

    字、词具严谨的归属性,单体字、边旁部首的组合字在发展过程中融合易理,所谓大道至简。文字符号的外延极具道性智慧和融通性。

    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丰富过程中,组成的句子对丰富内容的表达极具多样性,远超西方字母文字,亦是最适合对人性揭示的哲理符号。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的演化过程涵盖了人类智慧的演绎程序,是梳理中华文明最为根本的凭籍和理路。

    二、易文化

    代表性成果:河图、洛书、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五行、八卦、干支历法,及各类预测方法,如梅花易数、奇门遁甲、铁版神数等。

    中华几千年文明总体就是一个易经文化。“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可谓是中华所有学问和智慧的渊源所在。周易八八六十四卦,涵天盖地,不论是天文、地理、人事,还是科学、科技、精神、情感、民族、家运,无所不包。

    特别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见和预测,更是易经文化的智慧所在,并发展出一系列有效的预测方法和数理工具。预测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先天智慧。通过建立一套符号映射系统,对万事万物的变化状态进行预测,充分反映中华民族对宇宙、时空真实真相的认知水平,是洞察中华智慧文化的核心所在。

    三、礼文化

    代表性成果:礼仪文化、儒家文化、伦理文化、和文化。

    礼文化最早起源于祖先对鬼神、对天地在祭祀过程中的敬意。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自周初制礼作乐开始,在制度、文化上均奠定了后世发展演进的基础。

    礼文化从外在形式的礼仪、礼节,一直深入到人性、伦理、精神、阶级、社会道德、上层建筑等诸多层面,并逐渐呈现理性、宽厚、和善等文化特质和秉性,其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民俗、人性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四、中医药文化

    代表性成果: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辨证论治、经络系统、中医养生、修养等。

    中医药文化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民间疗疾、养生的主要依靠体系。特别强调生命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全息性,讲究天人合一、辨证论治。

    中医对生命有着全面系统的揭示,注重培养自身体质和免疫力祛邪扶正,其望闻问切、培本固元诊断治疗方式,与当前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于依赖外在仪器检测设备类方式有着本质区别。

    未来人类对生命的医疗保健、养护必然向中医药的整体、系统、环境协同、自然疗法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会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五、气文化

    代表性成果:风水、堪舆、命理学说、人体经络学说、奇经八脉学问、气功修练学问。

    气文化是中华易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准确地说应称为生命之生气文化。气文化是基于宇宙生命的真实真相而揭示的,认为地球是有生命的。生命之所以能创生均是基于天地交泰,和合出生气。

    生气随着日月五星等天体运行规律而气脉流转,生命秉生气而生。人就是一个小宇宙,乘生气就兴旺,得运势运气,失生气则失运、衰运、败运。故有看风水、堪舆,看阳宅观阴宅坟穴等。人一生均伴着命数、运势、运气的变化,更是命理学最核心学问。

    生气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最为独特,对生命认知最为深刻的学问之一。民间的气功养生、气功修炼也是中华生气文化最普遍的反映,不了解中国的气文化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华文化。

    六、道文化

    代表性成果:太极、阴符经、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经、周易参同契等。

    中华几千年文明本质就是一个由大道统一起来的道统体系。从易经的易道开始,大道至简,至后来的儒释道三家核心学派,均是以大道为归,只是所用概念有些表面差别。儒家谓之大学,道家谓之大道,佛家谓之般若、大智慧。

    最明显不过的是,老子被道教尊为鼻祖,老子五千言又被后人冠名为《道德经》。孔夫子开悟后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吾道一以贯之”之论。佛家虽是外来宗派,更多是从认知主体心性直接切入,揭示万事万物的真实真相真理。

    离开道统思路想找寻明白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不可能的,也必然是旁门左道之误。

    七、儒文化

    代表性成果: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五常(仁义礼智信)、宋明理学、心学。

    儒家文化最具代表的人物无疑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先圣孔子了。当然其次还有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

    儒学乃治世之学。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更迭过程更是地位显著。至宋明理学、心学的发展,甚至包括日本崛起的民治维新运动,均是对儒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儒文化根深蒂固地融合在整个中国社会、中国人的民族特性中,是汉文化、中原文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八、禅文化

    代表性成果:六祖坛经、顿悟学问、五宗七派、宗镜录、指月录等。

    禅又被翻译成禅定、静虑、思维修,是佛学中的佛学,是智慧中的智慧。超越出世、入世之别,是将道文化发挥到极致的大智慧文化,是被中华文化同化了的佛法文化。

    从唐末开始,禅文化被划时代的人物六祖慧能祖师发扬光大。“一花开五叶,五叶自然成”,自此开枝散叶,有五宗七派之盛。顿悟之学将是科技文明向智慧文明升级的最重要学问,在人类文明发展征途中意义重大。

    所以说,找寻中华几千年文明,以上八项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刘硕斌 2020/2/5

    2020-02-06 14:49:15 0条评论
  • 康桥78
    康桥7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现代社会的发展完全被私利绑架,民间流传着实际存在着那么多的始前文明就是不被所谓的专家社会认可,所以见到了也是无知。三星椎三星堆出土及以前文明是什么?

    2018-12-15 13:35:27 0条评论
  • 土豆55866535
    土豆55866535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造字,造纸,纺织,用筷子,种田,冶金难道不都是文明传承?连纪年日历都是中国第一!

    2018-12-15 18:25:14 0条评论
  • 王世明28
    王世明2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代信神,现代信理。文明卓重一个礼字。

    2018-12-16 18:45:07 0条评论
  • 严维权
    严维权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是没诞生,而是被淹埋!苍海桑田,天地巨变,皆是文明杀手!

    2018-12-15 17:16:06 0条评论
  •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22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2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华胥引国,虞朝黄帝

    2018-12-16 14:16:06 0条评论
  • 薛大虾一大江南北猎石者
    薛大虾一大江南北猎石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们都去研究人和文字游戏了。没有专心研究科学。理念不同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2018-12-15 16:29:49 0条评论
  • 冷面钟馗笑面佛A君悦
    冷面钟馗笑面佛A君悦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学识有限,看看诸君的回答和评论 ,受教。感恩相遇

    2018-12-15 23:29:40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