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但古人类又是用什么东西代替盐来补充钠的?
食盐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但古人类又是用什么东西代替盐来补充钠的?
-
一切生物的问题都是进化的问题,所以在没有文字资料记载的古人类时代,要想找到当时的人是用什么代替食盐的,也需要从进化过程中去寻找。下面老郭就与您好好聊聊古人如何获取食盐这个话题。

一、生物的进化追逐着盐的印记
从考古生物学出土的化石证据,我们可以知道,陆地动物都是从海洋中走出来的,陆地脊椎动物是由海洋鱼类进化而成。
海洋中的生物不缺少盐分,这是因为,江河湖泊中的水溶解了岩石中的盐分之后,这些水会流入大海,海洋蒸发水分又会通过降雨回到地面,而那些盐分,就留在了海水中。这就是海水中盐分的由来。
从古生物化石的出土位置也能发现,越早爬上陆地的生物,距离海岸线也越近。这是因为,它们还需要来到海边获取盐分。

随着海边陆地生物的进化,它们进化出了不依赖海洋的一些生存方式。比如,它们可以产卵、有了能够在空气中呼吸的肺,以及能跑得比较快的腿。当然了,其中一些也发现了陆地上某些石头中含有盐分。
最早陆地生物能生存的地方,就是那些有水有盐的地方。如今我们仍然能看到很多动物对盐有着疯狂的追求。尤其是很多食草哺乳动物,它们不光会舔舐一些石头,而且还会舔舐同类的尿液。

二、盐分在自然界中从高处向低处运动
刚才我们提到了,食草动物需要舔舐石头和同伴的尿液来获取盐分。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钠离子含量非常少,单纯吃草是不能获取足够的盐分的。而哺乳动物因为移动距离远,身体会出汗和排尿,也会大量流失盐分,所以对于盐分的追求就更高了。
那些食肉动物不用舔石头,这是因为,它们可以通过肉类获取到足够的盐分。所以,古猿除了像食草动物一样通过石头获取盐分之外,另外一种办法就是通过食肉来获取盐分,同时,肉类能提供更多的热量和蛋白质。也促进了古猿的发展。

由于自然界中有很多天然的盐矿,这些盐矿在雨水冲刷后,会把盐从高处带到低处,水蒸发后会形成盐土,如今陆地上大部分盐矿就是这么来的。这些盐土,如果遇到阴雨天,就会形成小的咸水洼。古猿也可以从这些水洼中获取盐分。
另外一种方式是雨水会把高处的盐分带到湖水里面,从而导致湖水中的盐分增加。除了古猿,也有其他生物从湖水中获取盐分。比如有一种蛾子,在交配的季节,它们会到湖水中大量喝水,然后蒸发掉这些水,从而让盐分在体内聚集。

三、巫术制盐
说到巫术,当然不是指的魔法,而是当人类出现,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时候,已经学会了从盐土中利用析出来获取食盐的方法。
相传,中国古代有一个部落叫做巫咸部,位置在今天山西运城东南20里(那地方,今天也是盐矿),他们学会了把含盐的土先用水浸泡,然后再利用阳光把水蒸发掉。水蒸发掉之后,就会在原来水底的位置析出白花花的食盐。

他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会一边念着咒语、唱歌、舞蹈、献祭,并祈祷接下来的时间阳光明媚。舜的儿子在这个部落当酋长,学习巫咸人制盐的技术,在他看来,巫咸人制盐的方法就是一种方术,所以后来我们把巫咸人制盐的方术就叫做巫术,巫师也由此得名。
其它文明制盐的方法也跟巫咸人制盐的方法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在海边的利用海水晒盐,在内陆的利用盐土制盐。

结束语
盐是维持哺乳动物生命活动,尤其是神经活动的重要物质,如今我们已经知道,神经信号的传导,基本上都是依靠,钠离子在神经纤维膜上的波动。而在从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甚至可以充当货币。
在人类真正会晒盐之前,方法也跟其他动物差不多,无非就是依靠吃肉、舔石头、舔尿、喝咸水。我前面还漏了一个可能是古人特有的方法——从毛发中寻找盐的结晶。如今我们仍然能在动物园的猴山里,看到这样的画面,相信我们的古人肯定不会忘记这样的方法。
2020-03-13 21:50:50 -
目前人类进化中化石缺少一环,就是类猿人。这中间有太多的设想。包括人类的毛发和饮食等等都成了未解谜团。
现在看人类迁徙的路线,都是沿着海岸线向外扩张。
北京猿人之类的类人猿,以素食为主,和现在的大猩猩一样获得纳离子。
后期的真正的人类,首先进化出了热效应。身体大量出汗,汗腺减少了纳离子的排出,并不需要大量的摄入食盐。
另外沿海地区是人类最先到达的地方。开始的这群人类似现在的食蟹猴一样。我们现在生吃海鲜而不会太难受。
后期人类在往干旱地区迁徙,食物中的肉类,生食、等就是食盐的摄入方式。
2020-03-13 17:32:51 -
食盐不是现代才有的东西,古代也有,多数朝代都是国家专营。在古代贩卖私盐一般是要被判刑的。现代盐业也是专营。不过目前稍微放开了,至少允许跨区域流通。
春秋战国时代,齐国靠海,齐国一直比较富也有生产销售食盐的功劳。
2020-03-13 15:17:01 -
人寿命长短与身体各种元素平衡维系蛋白氨基酸活跃细胞有极大关系。古人类寿命短的原因与某些元素摄取不足影响有关。
虽然“钠”可通过食材补充,但人类演化过程中逐步意识到身体健康与摄入微量元素至关重要,才发现了食盐这种调味品的巨大作用。人类在促进身体健康增长寿命的进程中,同样发现了更多摄入元素的科技,诸如发明陶瓷铁锅等通过烹饪补充微量元素增强免疫力提高了人寿命。实际上人类除了延长寿命,文明智慧得以突飞猛进便是懂得摄入微量元素的科技运用造化。
2020-03-13 20:05:16 -
临水而居,沿河而生,人类的繁衍史是某某水域文明,如黄河儿女,尼罗河文明,亚马逊流域等。人类不仅需要喝水维持身体运转,还需要清洗食物,身体,衣服等,还有重要的一点,水中有众多的鱼虾蟹等食物。
古人类的食物来源,采摘植物,捕猎陆地动物,捕食水中动物。其中陆地动物的血中含有少量盐分,水生动物盐分稍微多一些。靠这些来供给生命需要的盐分。这是古人类生存离不开河流湖泊的主要原因。
2020-03-13 18:09:58 -
临水而居,沿河而生,人类的繁衍史是某某水域文明,如黄河儿女,尼罗河文明,亚马逊流域等。人类不仅需要喝水维持身体运转,还需要清洗食物,身体,衣服等,还有重要的一点,水中有众多的鱼虾蟹等食物。
古人类的食物来源,采摘植物,捕猎陆地动物,捕食水中动物。其中陆地动物的血中含有少量盐分,水生动物盐分稍微多一些。靠这些来供给生命需要的盐分。这是古人类生存离不开河流湖泊的主要原因。
2020-03-13 18:09:58 -
盐是我们必不可缺少的物质,食物和水中都是有钠这种物质,古人类其实是很聪明的,他们会利用海水提炼出粗盐,虽然你会觉得粗盐那么多脏东西,其实以前的水都是很干净的,自然有害物质也少,他们提炼这些物质就可以当做食盐,加上食物中含有的,虽然也少,也很多人得大脖子病,也就是甲状腺肿大,人民得这种病很影响生活和外观,但危机生命的很少
2020-03-13 21:07:39 -
古人类,多古?依据人类非洲起源说,几万年前古智人是沿着大海边走到南亚来的,当然不会缺盐,现代海水的盐含量3%左右。离开大海以后肉食动物从肉和血里就能得到盐,草食动物知道去舔盐土和含盐石头补充盐,草里也含有一点点盐。人类应该也能学到这些能力。四川有井盐,古代应该有露出地面或者埋藏很浅的岩盐,青海之类的地方有咸水湖,都不缺盐。实际上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湖泊都是含盐的咸水湖或者含碱的盐碱湖,湖边就可以收集到很好的盐或者碱(碳酸氢钠)。
2020-03-13 19: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