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节目,现场和电视的视听感觉有哪些不同?
《歌手》节目,现场和电视的视听感觉有哪些不同?
-
现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看电视就没有那样的感觉了?
2019-03-23 13:39:15 -
虽然没有到过现场,但是在电视上看依然很震撼,歌手的气场和现场伴奏的专业,在灯光的烘托下都是那么燃!唯一的不同就是你身边没有一堆连喊带叫贼激动的观众。
2019-03-26 21:13:46 -
1录制现场肯定更真实,歌手唱歌更接近原声,没有修音,
2.电视播出会修音,及时跑调也会修正,这就是好多歌手偶像假唱或者不愿意唱现场的原因 一不小心就翻车
2020-05-31 10:23:04 -
[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1、首先声音可能就不一样,毕竟后期会修音,
2、然后就是舞台效果,在现场是会完全置身于歌手所营造的氛围,而看节目的话,会有镜头切换,选取最精彩的地方,还要顾及到其他嘉宾,增加露脸的机会,
3、还有就是节目播出的时候,屏幕上会有各种字幕,引起电视机前观众的共鸣或思考,而在现场的观众,就只能感受现场的舞台,
2020-05-31 10:54:46 -
录音是可以反复录制,可以重复,录上几遍,选最好的一次。 现场是需要一次成功,没有机会重来的,所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意思。
2020-05-31 14:18:28 -
1.录制是不是很费时间?
本来以为录制会很耗时间,因为虽然节目播出是2个小时,中间如果有NG,或者曲目与曲目之间乐队要准备等等,都会耽误很长时间。但是真正录的时候才发现,录制时长几乎与播出时长是相同的,节奏紧凑得跟播出时候一样。前一个歌手唱完,青峰上台串讲,下一个歌手准备。除了个别歌手演唱时需要合唱团、自带大型乐器,这些也基本上2、3分钟就能在台上架设完成。7个歌手唱下来也就1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任何拖沓。
我们这期录制的时候正好赶上钱正昊和声入人心男团的踢馆赛(名单已经官宣过了),所以又额外多录了半个小时左右。
2.现场音响效果会不会很震撼?
洪涛老师在录制前暖场时介绍说,前几季录制现场使用的音响被称为演唱会界的劳斯莱斯。而在不久前,这家音响公司又出了一款号称演唱会界的兰博基尼的音响。《歌手》节目组在这一季开始前犹豫是继续使用劳斯莱斯,还是替换成兰博基尼。犹豫许久之后决定同时使用劳斯莱斯和兰博基尼两套现场音响设备。(大众聋子梗也是洪涛老师在暖场时说的)
但其实我从听感来说,虽然已经有足够的震撼力,但是跟音乐厅比起来,还是有一些空的感觉。毕竟这套音响适用于演唱会这种露天或者非专业场所的环境。这些场所的隔音效果、墙壁材料都没法与音乐厅媲美。而且其实现场除了在舞台上方、观众席对面挂的四串共两组音响外,似乎在观众席的侧面和后面都没有音响。
跟家里比似乎也有一点区别,可能主要还是缺少环绕声的原因吧。如果家里有一套比较优质的音响,配齐所有的发声单元,应该会听到更好的效果。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非专业感受,如果有错误,也请专业人士海涵并批评指正。
3.那些表情丰富的观众是不是托儿?
至少我不是吧!不过大众听审团的选拔确实挺严格的,一个途径是报名,需要在填写信息的时候答题,题目比如说给你一段前几季《歌手》的演出换面,让你谈谈对这段演出的感受。或者选一个你认为最好的表演,进行一下点评等等。导演组估计是从这些回答里看你是不是某个歌手的狂热粉丝,以免投票时具有倾向性。二是要选出有自己观点和评判标准的听审。此外,他们还会把答的特有水平的观众打上标记,在领取入场牌子的时候会单独请出队伍做开场前的采访。
至于那些表情帝们是怎么来的,我想一方面有些人确实是情感丰富的。再者也是因为到了现场之后,那个环境和氛围,以及周围人所营造的气场,让人很难跳脱出那个气氛当中。会跟着周围的人一起呐喊、故障、欢呼。
4.现场观众知不知道比赛结果?
在竞演过程中,大众听审会用手中的电子投票器投出3票。竞演结束后,观众组的导演们会立刻给大家发出一张纸质的选票。大家坐在观众席上填写选票,勾选3个歌手。之后按顺序带好自己的全部物品走出演播室,来到投票区,将纸质选票投入到自己所在年龄组的投票箱中。然后就直接走出广电大楼了。所以无论是唱票环节,还是洪涛老师边喝水边宣布名次的环节,大众听审都是看不到的。甚至连上一期的结果都不知道,因为这一期录制的时候,上一期还没播出呢。这也导致第五期里Polina的演唱对我一点触动都没有,因为之前没有情感的连接
。
5.有没有可能剧透?
第五期是在晚上10点40左右录制结束的,零点的时候当期的准确歌单就已经在微博上曝光了。当然不排除签过保密协议的大众听审透露的,除了大众听审外,其实现场还有上百个加座的观众,他们坐在走道台阶上,非常拥挤。至于这些人是怎么选出来的,反正节目组说他们的观众票都不会对外发售。我们就姑且信了吧。
不过现场的安检是很严格的,手机、智能手表等所有电子设备都不允许带进演播厅,观众组导演说曾经有人把手机藏在帽衫的帽子里,也被发现了。我在录制前出去上洗手间,回来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位观众把手机藏在腰带下面,被保安发现了,被要求拿出去存起来。
不过话说以前在去其他电视台的时候,都能看到武警站岗。湖南卫视全都是保安,安保级别感觉不太够呀。
2020-05-31 14:52:44 -
我没去过现场,所以也不能给你非常专业的回答,只能结合自己的认知谈谈我的看法,个人认为听现场和看电视两个感觉肯定是大不同。
1、听现场,灯光、音响氛围无疑更好,跟歌手面对面,身边坐满了观众,整个人被类似演唱会的这种氛围所包围,很容易被感染,被带到歌曲的意境里,情绪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现场很多观众一个个都是“戏精”,听一首歌能听到泪流满面,激情澎湃(不排除导演组刻意安排),这也是电视机前的我们很难体会到的。
但是听现场未必能听到我们电视上能听到的那样演唱效果,“百万调音师”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歌手录制的现场都要经过后期的调音制作才会放到电视上给大众观看,无疑在电视上呈现给观众的是制作后的最好的演唱、画面效果。说的直白点就是,有的歌手你在现场听未必唱的很好听。
2、看电视,我们能看到最好的收视角度和最棒的演唱效果,电视上每一个镜头都是导播精心挑选出来的最好视觉,歌手的演唱都是经过后期的调音制作达到最好的演唱效果,这两点都是在现场所无法体验到。看电视唯一的不足就是现场氛围的缺失,一个人看电视无法体验到现场的热情氛围和震撼效果,不容易被带入到演唱现场。
综合来讲,听现场肯定还是比看电视过瘾,这就跟买票去听明星的演唱会是一样的。
2019-03-23 19:43:46 -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个MV里包含了现在和过去(从色调就可以看出)。
开头其实是薛之谦的回忆,是接下来发生的故事的前提。
女主已经有一个男朋友,而薛之谦在暗恋女主。在女主生日那天,她男朋友和薛来庆祝,薛想拥抱女主,但不能拥抱。派对结束后,男朋友要回家,女主用特殊的手法变出棒棒糖送给男朋友,薛之谦给了他一个头盔。然后男朋友被车撞死了,薛之谦和女主目睹了这场车祸。
以后,只要是下雨天,女主就觉得男朋友还在车祸现场,并没有死,薛之谦看在眼里。男朋友车祸去世后,女主对薛之谦渐渐有了依赖,开始,女主心中还有男朋友,对薛之谦的动作有些敏感(薛之谦隔着玻璃把手贴着女主的手)。后来,会主动表达对薛之谦的爱意(就像向薛之谦变出棒棒糖,那应该是对男朋友做的)。
又是一个下雨天,女主想起了那次车祸,仿佛看到车祸现场就在眼前,她冲到雨中,薛之谦立马跟上,拿着服务员给的伞,也冲到雨中。这时,女主发现原来只是幻觉,非常伤心,转身看到薛之谦,薛之谦把她揽入怀,目光带着伤心和安慰。
结尾,薛之谦仍在思考,场景和开头差不多,是首尾呼应
2020-05-31 08:10:16 -
当然有区别了,一个是现场,一个是后期,他带来的感受也不一样,现场能带动起人气来,电视播出是经过后期处理后,播放的,毕竟电视播放的,已经剪辑配音,修音之类的!所以我个人觉得现场更容易能给我带来视觉感!
2020-05-31 15:04:27 -
播出是最终的作品,录制现场还是制作中的作品。
2020-05-31 12:57:31 -
这种问题首先我们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不能以追星或者说摩拜的角度去看歌手这种节目。我来给你分类答一下
1、首先声音可能就不一样
2、然后就是舞台效果,在现场是会完全置身于歌手所营造的氛围
3、还有就是节目播出的时候,屏幕上会有各种字幕,不会显得非常的真实。
2020-05-31 11: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