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行测常识题目的正确率?

spider 全部 1021

如何提升行测常识题目的正确率?

回复

共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江门中公教育
    江门中公教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公教育就跟小伙伴们来分享一些做常识题目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小伙伴们。

    内在逻辑分析法对于选非题,可以分析题目选项的内在逻辑,选项设置往往采用“张冠李戴”、“以偏概全”等方式设置错误选项,通过认真分析题干的内在逻辑分析往往可以甄别出说法错误的选项。

    【例1】关于我国的油料作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花生喜温耐瘠,适宜种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

    B.芝麻喜凉,果实有黑、白之分,山东省产量最高

    C.油菜抗寒力较强,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D.大豆喜温,生产发育期间低温会延迟开花成熟

    【中公解析】正确答案为B。A项说法正确。花生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最好。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

    B项说法错误。芝麻喜温,果实有黑、白之分,是一种优质的油料作物,我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份。其中,河南省芝麻的产量最高。

    C项说法正确。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油菜也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D项说法正确。大豆是喜温作物,夏季气温平均在24 ℃~26 ℃时对大豆生长发育最适宜。大豆抗寒力弱,生长发育期间温度降低会延迟开花,成熟期植株死亡的临界温度是-3℃。

    故本题选B。

    【思路点拨】B选项,若前半句“芝麻喜凉”表述正确,则芝麻产量最高的地区应为常年气温较低的地区,山东省气温较高,与此特征不符,选项前后表述冲突。

    原理分析法对于某些题目和选项,看似是考查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情况,但可以通过对题干或选项的原理进行分析,运用基本的知识点分析得出答案。

    【例2】关于2017年新调整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类作业方式休渔时间均有所延长

    B.首次将南海的单层刺网纳入休渔范围

    C.统一了所有海域的休渔结束时间

    D.首次要求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同步休渔

    【中公解析】正确答案为C。2017年,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重新调整确定了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具体休渔时间调整为:①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为5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②北纬35度至26度30分之间的黄海和东海海域为5月1日12时至9月16日12时;北纬26度30分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东海海域为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在上述海域范围内,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③北纬12度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南海海域(含北部湾)为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这样总体上休渔时间都是从5月1日开始,休渔结束时间则略有不同。C项说法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C。

    【思路点拨】本题看似考查对“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政策的掌握,但可运用地理知识得出答案。休渔制度是为了保护鱼类,促进鱼类繁殖,应在特定季节进行,由题干“伏季休渔”也可知是在伏季进行。我国疆域辽阔,不同的海域伏季时间不同,不会统一休渔的结束时间。

    中公教育以上分享的两个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小伙伴们领悟一些分析常识题目的小技巧,顺利解题。

    2021-07-28 14:34:23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