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唐菓子?
什么才是真正的唐菓子?
-
日本的和菓子我就有所耳闻,“唐菓子”,我还真是头一回听说呢!后来在撒拉亭听老师讲解唐菓子与和菓子的渊源,终于明白了个中缘由:原来日本的和菓子也是起源于中国唐朝,和抹茶一样,都是起源于中国,发扬光大于日本,最后慢慢变成了日本传统艺术品。其精致的造型完美地表现了日本人对饮食美学的追求,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象征之一。因此,许多日本漫画和电视作品中,都以点心师为主人公,并赋予其传奇的力量。既然这点心是咱们老祖宗发明的,咱们当然要宏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现在理解为啥叫”唐菓子”了吧!
撒拉亭的唐菓子制作技术也是从日本学回来的,不过后来又经过了老师们的改良,就地取材,研制出一些更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和口味的馅料,比如有健脾养胃山药红枣馅、乌发养颜黑芝麻馅、时令紫薯馅等,而传统日本的和菓子包的都是豆沙馅,而且由于日本人喜欢喝抹茶,为了中和抹茶的苦味,所以和菓子的含糖量非常高,几乎是甜到发苦,撒拉亭出品的唐菓子则清淡健康很多,和国人爱喝的红茶绿茶花茶等更搭哦!
2019-06-25 12:52:46 -
唐菓子,名字优雅,是从唐朝的唐果子,演变而来。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表现四季五感的艺术。
剔透如玉的羊羹,翠绿喜人的草饼,外酥内糯的最中,诗意风雅的水无月……一枚小小的和果子里,有四季风物,也有和歌俳句。形、色、名、味,每一个细节,都凝练着日本独有的美学意识,让人在入口的瞬间,调动全部的感官去品味。
百余品和果子,不仅展现了对季节时令的敏锐观察和敬重遵从,还蕴含着对文化、人心的朴素感悟。
2019-06-25 13:26:19 -
中国真正的唐菓子却流落到。。。
日本遣唐使不仅将中国唐朝的茶道带回了日本,同时也将饮茶习惯带了回去。据说日本遣唐使当年还从唐朝带回大量的唐菓子,对日式点心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唐菓子传入日本后,大受贵族阶层的喜爱,所以后来唐菓子有许多风雅的名字,像是“朝露”、“月玲子”、“锦玉羹”等。
经过了千年的发展,日本人早就已经将当年传入的唐菓子与他们的文化融合在一起。除了味觉上调整改进,视觉上也充分突显出日本饮食美学。
和菓子是日本人一生当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日本人从出生、入学、毕业礼、成人礼到结婚、生育、死亡等重要仪式中,都少不了日式点心的身影。
古时候,婴儿出生不久便会死亡。而出生三天后还平安无事的话,则被认为是能够健康成长的孩子。因此会被当做节日庆贺。这天被会让产妇吃萩饼,祈福能够有充沛的乳汁。
这天父母会宴请宾客,公布孩子的姓名。宴席上配有鹤子饼和赤饭。
通常男孩出生后的第31天,女孩出生后的第33天,亲朋好友会一起去到神社参拜。为孩子祈福。作为回礼,会经常赠送红白馒头、鹤子饼等点心。
三月三日是日本的女儿节,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男孩节。在这天,孩子们会收到家人朋友赠送的玩偶。而菱饼和粽子则会被用作回礼。
此纪念日是为了祈福孩子一生不会为食物的事情发愁。家人聚在一起,享用赤饭和红白馒头。
为了庆祝一岁的生日,父母会准备“诞生饼”。
为了庆祝孩子的茁壮成长,男孩在三岁和五岁、女孩在三岁和七岁的11月15日,要去神社参拜。还要吃千岁饴、鸟子饼、引菓子等庆祝。
十三岁这个年龄是日本古时候男女的成年礼。关西地区,特别是京都、大阪,在男孩
女孩十三岁的旧历3月13日,会去参拜菩萨。这一天人们会吃“十三智菓”,即买13种不同的和菓子带回家中,进行庆祝。
从幼儿园直至大学,人会不停地入园、入学、毕业……渐渐成长。每逢这个时候,为了祈祷学业顺利,亲戚朋友会聚在一起吃饭。而红白馒头、鸟子饼也是餐桌上不可缺少富有意义的点心。
昭和23年,日本官方确定1月15日为成人礼。尽管平成12年将日期进行了更改,变成1月的第2个星期一。但这仍是日本国民的庆典。当天会赠送红白馒头、引菓子给曾经照顾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感谢。
结婚典礼
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庆典了。之前双方会提着合适的和菓子去对方家参拜父母。在婚礼上也会提供松竹梅干菓子、引菓子,这已是日式婚礼的传统。
70岁的古稀之年、77岁的喜寿、80
2019-06-25 13:39:32